A股經歷7月的“端午劫”后直接“瘋牛”入“瘋熊”,市場陷入擔憂,創業投資霜降。統計顯示,8月VC市場披露的案例為106起,投資規模僅為14.71億美元,而7月則為186起,73.92億美元,投資數目和金額規模呈現雙雙回落態勢,而PE市場披露的案例僅為20起,投資金額更是僅為7.76億美元。
與A股股災一道而來的還有宏觀經濟減速,這可能使創業者的信心動搖:美好的創業時光還會繼續嗎?還有沒有必要關注哪座城市才是創業夢想家們的搖籃?
答案是肯定的。此次“中國大陸最佳創業城市”榜單是由創業邦連續第四年發布,此間三年,大致是經濟學意義上的一個經濟短周期的長度。創業邦研究中心搜集了自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中國VC/PE投資市場的基金募集、投資數據,進而發現,8月創業募投資驟然跌落不過是向著均衡趨勢回歸。換言之,這是對之前出現的創投狂歡的修正而不是真正冰點的來臨。如果考察更長周期的募投資數據,比如八年、十年,或許我們甚至會覺得這個8月還算是創業繁榮的月份。
“創業繁榮”,不是一群愛折騰的人頭腦發熱的產物。這里至少有四個支撐的論據。
其一,經濟轉型,依靠創新激發增長動能從上至下已經形成共識,關于鼓勵和促進創業的各種政策和服務仍將源源不斷地出現。
其二,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孕育了一個基礎龐大的富裕階層,也擴大了知識階層,從創業所需的資金和創業所需的必要的技術手段和知識儲備來講,創業成為可負擔的行為。
其三,實用主義盛行的社會風氣,使得對財富、成功、名譽的追逐在今天不再是令人羞于啟齒的話題。馬云、劉強東等商業明星帶來示范效應的同時,也激蕩著青年們渴望商業成功的心。
其四,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技術,帶來的創業紅利在今天遠沒有被完全開發。這也是為什么一談起創業,就會聯想到互聯網創業,聯想起“互聯網+”或者“+互聯網”的原因。
說到底,股災、經濟減速不足懼,創業繁榮還會繼續下去,只不過相比此前的“狂熱”會顯得冷靜些。既然如此,最佳創業城市的推薦依然有必要,因為不同城市不同的創業基因、氣質和稟賦條件總是要吸引不同類型的創業者。
為什么是它們?
將創新能力放在最核心的位置,是因為創業邦研究中心認為,創新是城市發展的新動力,在現在和未來都可容納更多的創業機會??疾靹撔履芰r,我們把創新看成是一個“投入-產出”系統,由此設置了18個可以反映城市創新能力的指標,比如衡量投入的獨立科研機構數量、研發人員數量、企業研發支出、VC/天使投資案例,衡量產出的專利密度、技術市場合同成交情況,等等。今年的中國大陸最佳創業城市評價體系中,創業邦對2014年的指標做了一些修正和增補,但總體還是將城市的創新能力作為考察的核心項。此外,我們也關注城市的宏觀物質條件,創業成本、創業活力以及宜居程度。
宏觀物質條件主要考察城市的GDP、消費能力、市場容納能力等。創業成本主要關注城市的勞動力成本、租金成本以及宏觀綜合稅負。創業活力則以中小企業的數量、產值以及創造的就業為度量。而城市的宜居程度則綜合考慮了置業壓力、公共服務提供能力、環境質量等因素。
九次方大數據是榜單的獨家合作伙伴,搜集和整理了各項指標涉及的所有數據。此外,創業邦研究中心建立了組合評價模型,將由因子分析得出的客觀評價結果和由德爾菲法得出的主觀評價結果相結合,得出創業適宜度,以創業適宜度來反映一座城市的創新創業容納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本年度的最佳創業城市評選,我們選取的樣本城市為47個,除了廈門市之外,其他城市的GDP均達到3500億以上。
與2014年相似,創業邦研究中心將最終評出的20個最佳創業城市按照聚類分析的結果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最具創業優勢,我們不妨稱其為創業領導城市;其次是第二、第三梯隊的城市,我們分別稱之為創業有力城市、創業追趕城市。對于每個梯隊內部的城市而言,創業的綜合優勢相差不大;但不同梯隊的城市之間卻有著較為明顯的差異。
對于這個劃分,創業邦研究中心關心兩個問題:
一,同一梯隊的城市,在創業適宜度接近的情況下是否有各自的特色?
二,盡管目前存在差異,但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不同梯隊的城市在創業適宜程度上會不會趨同?換個說法就是:它們在創業適宜度上的差異會不會越來越小?
第一個問題相對比較好解答,因為每個城市所具有的資源稟賦是有很大差異的。以創業領導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為例,它們都形成了自己的比較優勢。北京以完整而深入的創業服務取勝,上海以海納百川、萬業競發的高度容納力見長,而提起深圳則不能忽視它強大、齊整的產業鏈鏈條。
但對于第二個問題,回答的難度相對比較大,因為我們沒有更長期和持久的數據作為支撐。但創業邦研究中心仍試圖給出一個觀察:全行業整體的創業適宜度差異不會縮小,但個別行業(如輕資產的互聯網相關行業)的創業適宜度差異是有可能縮小的。
之所以認為整體差異不會縮小是因為我們觀察到一個現象,創業成本最高的10個城市幾乎就是今年的最佳創業城市前十——創業成本高,卻依舊在創新創業上排名靠前。一個可能的解釋是,支撐創業的各種稟賦資源高度集中在大城市,而這些稟賦資源即便會發生轉移,也需要一個非常長的周期。
但資產較輕的互聯網相關行業創業適宜度差異可能縮小,是因為支撐這個行業的技術、人才等關鍵要素相對來說比較容易配備。比如說,湖北武漢、四川成都已經崛起為區域性的互聯網創業中心,在最近幾年頗有名氣。